南京大学成功举办第四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
Photo Collection

作为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重要学术活动之一,第四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于2002年5月22日至23日在南京大学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

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的前身是海峡两岸三地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是由中国地质学会、海外华人地球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学术团体、单位共同发起的国际性系列学术会议,旨在加强海内外华人地球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联谊,推动我国地质事业的进步,促进世界地球科学的发展。第一、二、三届会议已先后在北京、美国斯坦福大学和香港大学成功举行。

本届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海外华人地球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及南京大学共同发起,南京大学主办。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从2001年春季开始着手进行会议的具体筹备工作,成立了以孙枢院士为主任的指导委员会,以陈骏教授为主任、华仁民教授为常务副主任的组织委员会,以薛禹群院士为主任的学术委员会,以及胡文瑄教授为秘书长的会议秘书组。在大量前期联络、协调工作的基础上,会议于2001年10月和2002年2月发出第一、二号通知书,并得到了海内外华人地球科学家的广泛响应,先后有近200人表示了参加会议的愿望和意向。会议共收到论文及摘要170余篇。许多单位和个人都表达了对这次会议的支持和鼓励,并对如何开好这次会议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中国地质学会把这次会议作为该学会成立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之一,为会议做了大量的指导和协调工作;海外华人地球科学技术协会积极参与会议的筹备和组织,在动员海外华人学者参加会议方面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并且在财力上给予了最大的支持。

2002年5月20日是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日。作为百年华诞的重要活动之一,南京大学举办“世界著名科学家论坛”,邀请了包括多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内的世界著名科学家来校进行学术演讲。第四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选择在这一时刻召开,不仅使会议本身增添了喜庆色彩,而且与世界著名科学家论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了这次会议的学术档次。

2002年5月21日下午,已经报到的第四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代表参加了南京大学世界著名科学家论坛地球科学分会,聆听了美国宾州大学H.L.Barnes教授、法国奥尔良大学副校长Jacque Charvet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亚利桑那大学S.P.Neuman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牛津大学R.K.O’Nions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John Suppe教授等5位世界顶级地球科学家所做的高水平学术报告。

5月22日上午,第四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在南京大学逸夫馆报告厅举行开幕式。出席会议的有海内外代表、来宾以及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的师生共200余人。开幕式结束后,从上午10点到12点和下午2点到6点,进行大会学术报告,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著名华裔科学家毛河光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毓川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国伟教授,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谢先德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马福臣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殷鸿福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德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戴金星研究员,美国斯坦福大学刘忠光教授,美国爱阿华大学张幼宽教授,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鲍惠明博士,以及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长江学者蒋少涌教授等13位来自海内外的老中青杰出科学家做了精彩的大会报告。

5月23日,会议进行分组学术交流。根据不同的学科和领域,在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所在地东南大楼设置了5个分会场。共有70多位学者在各个分会场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古生物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和地球物理、花岗岩与岩石圈演化、地质流体、地球化学、固体矿产资源、油气地质、水资源和水环境、城市及地下工程、矿物与材料、古气候与古生态等地球科学的许多领域。在当天下午4点举行的大会闭幕式上,又邀请了美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地质学家、南京大学杰出校友、瑞士苏理世理工学院许靖华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季强研究员以及美国密执安大学张有学教授做了大会报告。至此,第四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取得了预期的成果,宣告圆满结束。

学术交流活动结束后,会议还组织了部分代表参加黄山花岗岩地质旅行和宁芜火山地质矿产考察。

第四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会议,是全球华人地质科学精英的聚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正式代表120人,近20人来自海外和港澳台地区。代表中不乏造诣深厚、德高望重的地学界前辈,成果卓著、独当一面的中年学术带头人,更有一批开始在国际地学界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学者。参加会议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以及美国、俄罗斯、瑞士等国科学院的院士就有17人,包括许靖华、毛河光等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著名地球科学家。

学术气氛浓厚是这一届会议的显著特点。会议把学术报告安排得十分紧凑,要求报告人突出自己的最新学术成果和学术思想。无论是大会报告还是分组交流,也无论是学术大师,还是科研新秀,乃至研究生,报告的内容有许多是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现,例如美国马里兰州州立Frosterburg大学李洪起博士详细报告了对中国地质科学院季强博士等新发现的最早的草本显花植物化石的研究进展。这一新的发现及其研究成果,有望对揭示被子植物起源问题做出重要的贡献。美国图兰大学肖书海博士也报告了有关晚新元古代多细胞真核生物演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化学地球动力学领域,中国科技大学郑永飞教授通过对大别-苏鲁超高压岩石的氧同位素研究,提出了大陆板块快速俯冲和快速折返的油炸冰淇淋模式。南京大学于津海副教授报告了用LAM-ICP-MS技术对地幔橄榄岩+辉石岩复合包体的地球化学剖面分析,揭示了与基性岩浆侵入相关的交代作用的局限性,认为地幔橄榄岩中的交代作用主要是与流体有关。

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使得地质工作者对西部予以更大的关注。与会代表的报告中对西部地区的研究成果明显增加。在我国西部新生代碰撞构造动力学研究领域,一批学者报告了他们的最新成果,如北京大学钱祥麟教授关于板内造山的一些新概念,南京大学卢华复教授给出了塔里木盆地与天山山脉耦合运动学的最新定量数据,日本静冈大学林爱明教授报告了今年昆仑山区强烈地震的发震构造研究成果,中国地质科学院高锐研究员介绍了塔里木盆地周边造山带岩石圈深部结构的反射地震和地震层析成象研究成果等。在矿床学研究领域,陈毓川院士论述了阿尔泰的成矿系列与成矿谱系,其他许多代表也报告了西昆仑、东天山、西南三江等西部地区的金属成矿作用研究成果。

除了地质学各学科丰富多彩的基础性研究成果外,会议代表在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资源、环境、灾害和工程等领域也展示了大量研究成果。李德生、戴金星两位院士分别展望了新世纪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前景。南京大学罗国煜教授以济南市为例,提出了从传统城市向生态城市、数字城市发展的思路及有关的地学问题。美国伊利诺斯州地质调查所周诚林研究员系统介绍了煤中硫的处理问题和洁净煤技术,对我国开展这项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香港大学陈龙生教授和张干博士分别报告了香港湾底泥土中和珠江三角洲沉积物中DDT和HCH的污染情况及成因机理,对于了解污染源及污染处理很有意义。南京大学施斌教授的报告以江苏省城市垃圾填埋场的大量实际资料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及其对策。水资源和水环境方面

许多代表的报告不仅展示了自己的创新性学术成果,而且提出了一些新的学术思路,展望了新的学科发展前沿,使与会者在了解地质科学各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同时,也受到了科学思维的启迪,这一点对于参加会议的地球科学系年青教师和研究生来说,尤其受益匪浅。例如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鲍惠明博士提出了借鉴对地球上极端干旱地区风化产物的研究途径来探索火星土壤的思路。许靖华院士从核物理的基本原理出发对当前广泛应用的C14定年提出质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马福臣虽然具有政府官员的身份,但是为了使自己的发言真正成为一个学术报告,半年多前就开始准备,几易其稿。他抓住了在地球系统科学框架下地质学的正确定位,结合目前国内外地质学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对中国地质科学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引起与会代表的极大重视。

作为会议的东道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的许多教职工和研究生为开好这次会付出了辛勤劳动,但是会议的召开对于师生们来说也是一次极其难得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地球科学系有40名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会议,提交论文和摘要38篇,有24人在会上报告,展示了地球科学系师生近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会议期间及结束后,美国地质调查所周义明研究员等海内外学者还专门在地球科学系进行了学术交流,并与有关教师讨论了进一步合作的计划。

参加会议的代表对东道主各方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热情支持,并一致认为这一届会议开得非常成功。据中国地质学会、海外华人地球科学技术协会及有关单位的磋商,第五届会议暂定于2004年在台湾举行,由台湾大学筹备。

 (华仁民撰稿)

Photo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