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簡介 會員名冊 會員相冊 新聞採摘 特別報導 網上雜談 學術會議 人才交流 會員專區 本網主頁
          login logout

注意防范室内环境污染 


●室内环境污染被列入“十大杀手”之一

●室内空气是传播病毒的主要途径

●室内空气质量问题21%是生物污染造成的

宋广生,高级经济师,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发表《加强我国室内环境研究,促进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等论文,组织编写《室内环境质量检测标准》、《室内环境质量评价与检测手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解读》、《室内环境污染防治指南》、《室内环境污染防治宣传挂图》和《科学防治非典》等著作。

肆虐的非典敲响了警钟,再一次提醒我们,改善室内环境,杜绝和防止室内环境污染,不仅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近年来,我国开始重视室内环境引发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国务院有关领导在两年前曾经批示:此事关系居民身体健康,应引起重视。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有关室内环境的一系列标准,从建筑装饰材料、民用建筑工程和室内空气质量等方面对室内环境进行控制。但是,人们往往觉得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居住条件在不断改善,认为室内环境污染是危言耸听。非典事件警示我们,必须重视室内环境污染。

国际上一些专家研究认为,在经历了煤烟污染和光化学烟雾污染对人们健康的危害之后,正在经历着以“室内空气污染”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污染时期。美国专家研究表明,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要比室外空气严重2—5倍,在特殊情况下可达到100倍。室内空气中可检出500多种挥发性有机物,某些有害气体浓度可高出户外十倍乃至几十倍,其中20多种是致癌物。所以美国已将室内空气污染归为危害公共健康的5大环境因素之一。加拿大一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当前人们68%的疾病都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

人类对室内空气污染危害的认识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在一些发达国家的某些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中,出现了一些非特异症状,这些症状在离开该建筑物之后能得到改善。由于这些症状大都与建筑物或写字楼的室内环境污染有关,世界卫生组织将此种现象称为不良建筑物综合征或建筑物综合征,并把主要表现确定为以下方面:1.眼睛、尤其是角膜、鼻黏膜及喉黏膜有刺激症状;2.嘴唇等黏膜干燥;3.皮肤经常生红斑、荨麻疹、湿疹等;4.容易疲劳;5.容易引起头疼和呼吸道感染症状;6.经常有胸闷、窒息样的感觉;7.经常产生原因不明的过敏症;8.经常有眩晕、恶心、呕吐等感觉。在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公布的《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中将室内环境污染与高血压、胆固醇过高症及肥胖症等共同列为人类健康的十大威胁,列入人类健康的十大杀手黑名单。

国内外调查表明,呼吸道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其症状可从隐性感染直到威胁生命。迄今为止,已知的能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就有200种之多,这些感染的发生绝大部分是在室内通过空气传播的,病原体经空气传播是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病毒在室内空气中积聚到一定浓度时,就会有传染的危险。据统计,全球因空气污染导致的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每年便夺去大约400万名儿童的生命。在这次突发的非典疫情中,专家分析发现,非典型肺炎的传播很大可能是以空气为媒介,通过飞沫、飞沫核和尘埃三种方式进行。

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室内卫生条件也在大幅度提高。但是目前人们对室内环境中的化学污染、放射性污染比较重视,往往忽视了室内空气中的生物性污染。加拿大室内环境专家的一项调查表明,室内空气质量问题21%是生物污染造成的。各种信息表明,空气微生物污染也是造成病态建筑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我国第一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把室内生物污染与室内化学污染、室内放射性污染同时确定为室内空气中的三大污染控制指标,一方面说明室内生物污染对人们健康的重要,同时也说明国家对室内空气中的生物性污染的重视。这次非典病毒肆虐的事实也充分说明,室内生物性污染不可轻视!目前造成城市写字楼和家庭室内的生物污染主要有细菌、霉菌和螨虫等,有的如军团菌、霉菌性肺炎也可伤害人的性命。

专家把室内环境污染按照污染物的性质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化学的,主要来自装修、家具、玩具、煤气热水器、杀虫喷雾剂、化妆品、抽烟、厨房的油烟等等;第二大类是物理的,主要来自室外及室内的电器设备产生的噪声、光和建筑装饰材料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等;第三大类是生物的,主要来自寄生于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生活用品和空调中产生的螨虫及其它细菌等。

这些有害物质相互影响会加重室内污染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比如室内空气中的化学性污染会对人们的皮肤黏膜和眼结膜产生刺激和炎症,甚至会麻痹呼吸道纤毛和损害黏膜上皮组织,在这种情况下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就会大大减弱,使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并对人们健康造成危害。所以,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人们同样要注意室内的化学性污染,特别是新房和新装修的家庭更要注意。

消息来源 《人民日报》
5/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