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应急机制迎战“百年高温”(热点解读) |
“还要热多久啊?”蒸笼般的武汉到处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可以说,“百年高温”,“烤”验着800万武汉市民,更在考验着政府。 高温不退———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是造成江城高温持续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专家分析未来3天至5天,“火炉”江城的高温天气还将持续 7月23日至今,高温天气从鄂东南向鄂西北蔓延,湖北省大部分地区都开始“发烧”,且“高烧”不退。8月1日,武汉市观测气温达39.6℃。全省有15个县市的实际温度达到40℃至42℃。 “每年的这个时候出现高温天气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持续时间如此之长是近年来少有的现象。”武汉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彭春华说。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是造成高温持续的最主要、最直接原因。气象专家分析,每年春季后,副热带高压从南加强北移,4、5月份到达北纬20度—25度左右,与北方的冷空气作用形成梅雨;此后,北方冷空气不断减弱,副热带高压日渐加强。在它控制下,气流下沉比较强,不易造成阴、雨等天气,晴朗少云,日照充足,地表增温快,炎热无风。 “考虑到湖北省最高气温一直稳定在39℃—40℃,且最低气温高,高温持续时间长,目前还看不到缓和的迹象。我们于7月29日上午11时发布了高温持续警报。”武汉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彭春华告诉记者,这是该台20多年来首次发布高温警报。 据专家分析,未来3天至5天,大气环流发生变化的几率都很小。“火炉”江城的高温天气还将持续。 异样生活——— 水电告急!火灾频发!病人急增!武汉人正顽强地对抗“百年高温”的考验:执勤的交警依然顶着烈日指挥交通;留校的大学生一天要冲几次澡;商家抢抓商机,“高温经济”应运而生…… 正在进行桥面改造的武汉长江二桥,是全市最炎热的地方之一。8月3日中午,桥面温度达到64℃。执勤的交警依然坚守岗位,顶着烈日指挥交通。一位交警满头大汗地告诉记者:“现在已记不起穿没有汗味的衣服是什么感觉了。” 在武汉大学的一栋学生宿舍里,记者看到几名留校的学生在地面上洒了水,然后趴在地上看书,身边的电扇转个不停,还不时用毛巾沾水往身上抹。他们说,冲澡是最好的降温方式,一天要冲好几次。 高温的持续发威,“烤”出许多烦恼。因为“热”,百姓平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就显得格外突出。水电告急!高温下,自来水管爆管、配电设备因负荷太大被烧事故接连不断。停电、停水投诉比平时翻了一倍多。火灾频发!近10天来,武汉市119共接警出动200多次,平均每天20多次,比平日高出50%。病人急增!据粗略统计,武汉市各大医院已接诊中暑患者逾百例,高出去年同期四五倍。 不过,持续高温也给了精明的商家以机遇。从空调到电扇,从空调车到的士,从遮阳伞到防晒霜,从冰啤到冰淇淋,从室内游泳池到沙滩浴场,生意全线飘红。空调卖疯了!全市日销两万台的纪录让商家赚了个盆满钵满。 高温还催生出“高温经济”。人们出行消费更大方了:据统计,近来武汉万余辆营运的士日均增收40元;而为数不多的空调公交车更是市民“新宠”。旅游业被高温“烤”得发烫,7月份外出旅游人数逾20万人,比去年同期高出两倍多;啤酒销售创近20年来最高水平,一些酒店的销量比平时高出3倍;汽车租赁供不应求,一家汽车租赁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公司有80台车,每天要求租车的达200多人。想租车必须提前3天预定;餐馆外卖也忙得不亦乐乎,阳光花园里的一个小餐馆,每天仅为附近的居民送餐就达500多份。 应急机制——— 武汉市启动高温预案和应急措施。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各部门推出系列应急措施。不少市民不约而同地说到一种感受:“长这么大,第一次见到政府为居民找‘空调’。” 7月31日,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训秋紧急召开书记办公会,要求全市各有关部门特别是供电、供水、供气、气象、电信等与群众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搞好服务。而如何满足高温下群众生活需要也成为当日市长办公会的首要议题。会上决定,立即启动武汉市高温预案和应急措施。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各部门推出系列应急措施,确保市民安然度夏。 武汉市交管局将3小时勤务时间调整为两小时,机关人员全部为一线顶岗,并保证休息,落实空调室,督促生病民警休息,不得带病上岗。市水务集团公司对高温期间全市水厂在运行调度上作出调整,规定高压运行时间全部进行1小时,以保证管网压力;高温期间所有涉及停水的计划性维修全部暂停,以免给市民造成无水之苦。集团还组织专门力量,成立6支抢修队伍,24小时备勤待命,出现问题30—50分钟赶到现场,及时恢复供水。武汉市公交集团公司在投放空调车40台的基础上,加投30台,更新普通客车170台,安装窗帘1000台,投放新水箱300台。针对早高峰客流多的特点,早7:00至8:30分缩短发车时间间隔。供气部门承诺保证高温期间不停气;城管部门加强了对夜间施工噪音的管理。目前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开放夜间普通门诊,门诊工作时间延长到晚10时。 实施高温预案和应急措施中,保护弱势群体是重点。7月31日,武汉市政府决定:高温期间广辟纳凉点,供市民尤其是困难群体避暑。目前,七城区已腾出办公室、会议室等690个共6万平方米有空调的纳凉点,可供3万特殊困难群体避暑。江汉区北湖正街建设社区的刘凤香、谢富芳、陈桃3位孤寡老人就被社区干部送到北苑饭店住下了。刘凤香老人开心地说:“我以为这次活不过去了。没想到活了70多岁,政府还让我们开了一次‘洋荤’!”汉阳区还设立三个专门小组,以孤老、“低保”户及特困群众作为关注重点,请分散居住的老人、无空调的困难户集中到纳凉点纳凉;对个别年纪大、身体差、行动不便的老人采取每日上门的关照制……不少市民不约而同地说到一种感受:“长这么大,第一次见到政府为居民找‘空调’。” 高温无情,政府有情。由于全市各级相关部门的全力保障,武汉市民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得以维持,全市经济发展没有受到大的影响。 |
消息来源 人民日报 8/8/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