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海外华人地球科学技术协会社区  (http://www.geochina.orghttp://www.geochina.orgindex.asp)
--  site  (http://www.geochina.orghttp://www.geochina.orgbbs.asp?boardid=1)
----  地球演化及恐龙灭绝之谜新假想  (http://www.geochina.orghttp://www.geochina.orgdispbbs.asp?boardid=1&rootid=16&id=16)


--  作者:dgxzk
--  发布时间:12/24/2009 5:37:09 AM

--  地球演化及恐龙灭绝之谜新假想
地球演化及恐龙灭绝之谜新假想---软流层热盐溶浆涌出,地壳大面积塌陷造成灾难并形成海洋、山脉与矿床
作者:许兆康
关键词:
地球演化 生物大灭绝 二叠纪 白垩纪 恐龙 热盐溶浆 软流层 地壳塌陷 海洋 盐湖 油田 矿床
keyword: Earth Evolution ,Mass extinction,Permian,Cretaceous,Dinosaur,Hot-salt-soluble,
Asthenosphere,Crustal subsidence,Sea,Salt Lake, Oil fields, Deposits
摘要:
地球上曾发生过5次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而二叠纪(2.5亿年前)与白垩纪(1亿4550万年前至6550万年前)发生的大规模地质灾害事件则较为典型,造成了大批生物灭绝,白垩纪大规模地质灾害造成了恐龙及当时的绝大部分地球生物灭绝,此文提出此类地质灾害事件的成因在于组成成份类似于卤水的地下热盐溶浆(岩浆)在地壳自重力与地球内应力及热量的多重作用下大量涌出,瞬间掩埋了大量地表生物,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热盐溶浆涌出,地壳塌陷,形成了海洋洋底与山脉,热盐溶浆回流冷却注入海洋,沉淀后形成了目前的海洋、盐湖、盐矿、油田以及其它矿床。
Abstract:
There had been five large-scale bio-mass extinction events on Earth, the Permian (2.5 million years ago) and Cretaceous (100 million 4550 years ago to 6550 million years ago) occurred a large-scale geological disasters were more typical ,it result in a large number of biological extinction, the Cretaceous period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have resulted in large-scale dinosaurs and most of the Earth's biological extinction, this article presented the causes of such a geological hazard events is a large number of hot-salt-soluble (magma ) whose composition is similar with the geothermal brine gush out by the self-gravity of the Earth's crust and heat stress ,it buried a large number of surface organisms instantly, result in a devastating catastrophe; hot-salt-soluble pouring, crustal collapse, forming the ocean floor and the Mountains , hot- salt-soluble cooling back into the ocean, formed the current ocean, salt lakes, salt, oil and other deposits after precipitate.

正文:
人们对5次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尤其是二叠纪及白垩纪重大地质灾害事件的发生有多种推测,灾害事件中包括恐龙在内的绝大部分地球生物灭绝,小行星撞击说是公认度比较高的推测,而笔者却认为小行星撞击说有几点是站不住脚的:

1.目前发现的被认为是小行星撞击证据的大陨石坑在当时是否是在海洋中?如不是,怎么能引发席卷全球的海啸呢?

2.即使是小行星撞入了海里并引发了超级大海啸,而海啸登岸一段距离后,其冲击力会大幅减少,许多内陆地区受到的冲击力有限,而且生物迅速躲入背山一侧则可很大程度地减少伤害,同时,海墙一路前推,在力量耗尽后,则会回流入海,地球很快又恢复平静,许多生物都能幸免于难,而实际上连许多种植物与水生微生物都未能在那次灾难中幸免。

3.目前发现的恐龙蛋化石,排列整齐有序,蛋体完整,说明在灾难发生时,各生物并没有受到大的外力与热力冲击,小行星撞入引发的地震、海啸、火山都会对地球生物产生巨大的物理作用。

本人则认为,在第一次生物大灭绝的奥陶纪末期(4.5亿年前)以前,地球上并没有太大的海洋,含地表无机物的大小湖泊及淡水湖泊散布地球表面,组成成份类似于卤水并夹杂大量岩土的地下热盐溶浆大量聚集在地壳下,在一定条件下,地壳大范围塌陷,热盐溶浆喷涌而出,瞬间掩埋了大量地表生物,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只有鸟类、少量高处生活的生物及适应力强的水生生物能幸免于难;地表盐溶浆随后回流至地壳塌陷所成的巨大洼地与低地,冷却沉淀形成了今天的海洋、盆地、盐水湖、盐矿、油田及其它矿床。

以下为该观点的具体阐述:

46亿年前,原始地球由星云吸积而成形,组成原始地球的是星云中的岩土块与冰块, 吸积作用下, 岩土块与冰块无序地堆积,地球体积逐渐增大, 原始地球的表面远比现在平坦光滑;在地球成为太阳系一份子后,太阳的阳光逐渐融化了地表及浅层的部分冰块,于是,一段时期后,地球表面有了许多含地表无机物质的大小湖泊,有了湖泊,各类生物便开始诞生与活跃在地球上了,并在4.4亿年前的奥陶纪达到了第一次高峰,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荣,在3.65亿年前的泥盆纪,鱼类相当繁盛,在二叠纪达到了一次新高峰,有了三叶虫、海蝎及珊瑚类生物,在白垩纪又达到了一次高峰,有了恐龙等大型陆生生物。

而在地球的逐步“长大”成形过程中,当其体积达到一定大时,地球内部便开始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发热,密布地下的碎冰在高温高压作用下融化,并随着地球体积的增大而逐渐上行至地壳与地幔之间,以较热的液态存在,这些高温的液态水在上行过程中比较容易地溶解了岩土中的氯化物,如NaCL,并在随后仍不断地溶解岩土中的氯化物以及钠、镁、钙、钾、锶、氯、硫、碳、溴、氟、硼等其他物质,成为了成份复杂多样,溶解力强的热盐溶浆(类似现在陆地盐矿中提取盐粒的卤水); 热盐溶浆逐渐将岩土溶解使得地下地质结构不断地变疏松,进入奥陶纪末期,地下热盐溶浆最终在地壳下形成厚数百至数万米不等,遍布全球的热盐溶浆层,目前各大洋所在位置之下为热盐溶浆层较厚的主要聚集区, (如图: 奥陶纪末期地球结构示意图);在地壳向下的自重力与地下热力及热液张力的共同作用下,一定时候,热盐溶浆聚集度高的地区,地下热盐溶浆夹杂岩土及有毒气体即喷涌而出,地壳大面积塌陷,涌出的热盐溶浆瞬间掩埋了大量地表生物,给地表生物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尤其是行动缓慢、体积庞大、食物需求大的恐龙,只有少数鸟类与水生生物能存活;塌陷的地壳形成各大洋的洋底,随后热盐溶浆逐渐向低洼处回流,冷却与沉淀后形成了目前的大洋与遍布全球各地的盐水湖、盐矿、油田及其它矿床,热盐溶浆夹带而出的泥土并形成了现在肥沃的土壤与平原地带;地壳大面积塌陷形成各大洋洋底时,其边缘地带则对陆地产生挤压作用,从而带来了造山运动,高山隆起,分别发生于奥陶纪、泥盆纪、二叠纪、三叠纪、及白垩纪5次大的地质灾害事件对应5次大的地壳塌陷及热岩浆的涌出,这5次大的地质塌陷事件最终形成了目前的海洋,而一些小的地质塌陷事件则形成了各地的大小盆地;笔者根据目前的研究推断,上地幔深度在50-250km之间的软流层就是热盐溶浆层的残余。

我们可以以目前的一些发现来支持这一观点:

1. 恐龙蛋化石的发现。
世界各处发现了不少的恐龙蛋化石,许多都摆放整齐,蛋体完整,这一现象说明,在灾难发生时,并没有大的外力与高热, 恐龙蛋是短时间被溶浆状泥石等掩盖而形成为化石的,而且沉积物含盐含钙等矿物质对其成为化石非常有利,甚至是恐龙蛋成为化石的重要条件;如果是被火山、地震或海啸带来的泥石掩盖或是受小行星撞击导致灾害, 恐龙蛋基本上会破碎及受微生物侵害而无法成为完整的化石。

2. 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全部保存在白垩纪末期富含铱的薄黏土层下的地层中,而铱元素在地壳上含量很稀少,地球深处才有,也就是说,覆盖恐龙及蛋的黏土来自地下深处。

(意大利古比奥地区白垩纪末期地层中的粘土层发现微量元素——铱的含量比其他时期岩层中陡然增多30~160倍,之后人们从全球多处地点取样测验都得出同样结论,白垩纪末期地层中铱元素含量异常增高的确是普遍性的。)

3.发现恐龙及恐龙蛋化石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是四川自贡,盐矿储量巨大,是恐龙之乡的同时也是中国盐都,其它如河南汝阳及西峡,河南汝阳有超大型钼矿床, 汝阳及西峡东面低地有河南平顶山大型盐矿。

4.奥陶纪生物为无脊椎生物,除去螺类生物,其他软体生物要能形成化石,必要条件是掩埋物能将微生物杀灭,由此,掩埋物必须具备含盐等物质较高以及温度较高,但温度又不能太高以使得生物烧毁,由此,只能是热的含盐溶浆能做到这一点。

5.海水的成分复杂多样,仅仅靠溶解地表物质而如此,在常温下不大可能,低温的深海低更不可能,只有在加热的条件下并与矿物质充分接触才能形成。

6. 海岸边多巨石与直壁, 直壁是地壳塌陷的痕迹,地下热盐溶浆夹杂大小岩土涌出,大的石块留在岸边,小的石块、鹅卵石被卷带入内陆地,越往内陆,巨石越少,塌陷后,边缘对内陆形成了挤压力,带来了内陆的造山运动,出现了褶皱带。

7. 由海底立体三维图,可看出海洋更象是塌陷形成的洼地,而不是海岸升起而成。



几点推论:

1.中国地质学上的祁连构造期、天山构造期、印支构造期、燕山构造期、四川构造期对应数次塌陷成洋;祁连构造期、天山构造期与印支构造期对应印度洋与阿拉伯海的形成,北半球太平洋的塌陷形成则带来了白垩纪灾难以及形成众多褶皱高山的燕山构造与四川构造运动,水深较浅的大西洋中脊则是历次塌陷运动地应力的最终汇聚线, 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则是地壳小规模塌陷的结果。

2.热盐溶浆是引发地震的主要因素, 因为热盐溶浆溶解了大量金属矿物质,金属矿物质在高温高压下产生电荷,电荷积累到一定时候便发生尖端放电现象,产生地震。

3.热盐溶浆将岩土中的物质溶解并带至地表,是各种矿藏成矿的主要原因,找矿应沿着这一思路去找。